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普洱:深化农村改革 鼓起农民“钱袋子”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7-19 阅读: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通讯员 李兴盛 文/图)近年来,普洱市依托优势,抢抓机遇,在深化农村改革难点上作突破、重点上作成效、试点上作拓展,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普洱市农村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深入推进,“三农”政策体系趋于完备,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顺畅,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路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普洱市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探索创新多种模式发展集体经济。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与当地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共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市753个村有2235个产业带动项目,实现村集体收益4230万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19.2%。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结合现代林产业发展,101个村与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大力发展人工速生丰产林,将资源变资产,并组建起林木运输队、种树队、护林队等,发展劳务经济,每村每年平均增收5万元。

租赁经营,拓宽增收渠道。盘活村集体办公用房、商铺店面、土地、林地等资源,以租赁经营的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市763个村有1021个租赁经营项目,实现村集体收益2745万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12.5%。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团结村积极发展特色蔬果产业,通过配套冷链仓储设施租赁,参与种、储、销产业链,每年增收15万元。

股份合作,实现“村企双赢”。建立“党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机制,村集体出土地、出资产,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管理,村集体以使用的土地和投入的资产按股份收取固定收益,实现“村企双赢”。全市821个村有1032个股份合作项目,实现村集体收益2167万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9.9%。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在发展牛油果产业中,22个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参与种植、销售和分红,实现特色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双融合、双发展”,每村每年增收2万元至8万元。

管理服务,管出良好效益。通过引进企业、整合流转土地、开展技能培训以及管理维护公用设施,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市620个村有806个管理服务项目,实现村集体收益2015万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9%。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田坝村充分利用地处集镇的优势,将村级集体经济与本地资源和产业发展充分融合,通过提供集镇饮水、集镇卫生管理、承租政府食堂等服务,每年增收20.8万元。

强化联结机制助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等一系列措施,逐渐提升农民在“三农”工作中的参与度,以农民、村集体、合作社为主体的典型模式不断涌现。

孟连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380亩咖啡,辐射带动富岩镇芒冒村、信岗村7个村民小组280户农户。2024年产季,发放咖啡鲜果款1055万余元,其中二次销售利润分红31万元。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罗八村罗八下村民小组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规范化经营和服务模式,吸纳群众入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思茅区倚象镇龙头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社高度关联,依托村集体茶叶初制所和党员示范户茶叶初制所,统管茶叶基地,组织开展绿色、有机认证工作和日常管护,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三者之间利益的高度联结,形成有机联动整体……

以上典型经验的关键,就是把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组织起来、整合起来、联动起来,让企业、农民以及合作社、村集体都有合理收益,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23年,普洱市25%以上的村与经营主体建立了资金要素联结,40%以上的村与经营主体建立了土地要素联结,35%以上的村与经营主体建立了劳动力要素联结。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吸纳就业、产业化联合体、服务协作(生产托管)、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农户(村集体)直接入股经营、担保型联结、市场式联结、托管式联结,全市105家企业、1106个合作社参与绑定村集体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多种联农惠农带农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今的普洱,农民财产权益更加充分、农村集体经济更有活力、农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普洱:拓展“非遗+”新场景 点燃消费新引擎
 下一篇: 普洱:培育文旅新业态 释放产业新活力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