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央文明办一局负责同志就出版《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手册》答记者问
来源:中国文明网 时间:2020-10-28 阅读: |
近日,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光明日报社记者就贯彻中央精神,用好《指导手册》,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央文明办一局负责同志。 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各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在了解《指导手册》之前,请先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由来和背景。 答: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工程,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对这项工作作出精确定位、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王沪宁、黄坤明等中央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多次作出安排部署。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12个省(市)的50个县(市、区)部署开展试点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中央文件法规,也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出具体任务。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试点县(市、区)覆盖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量由50个扩大到500个,推动试点工作进入深化拓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我们按照中央的顶层设计抓好部署落实,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问:出版《指导手册》着眼更好地指导推动工作,那么目前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进展如何? 答:试点工作两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一项创新之举、战略之举,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学习传播科学理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整合区域资源力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资金支持保障等方面摸索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涌现出一些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品牌和有效做法,试点工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及面,取得了宝贵经验和良好成效。现在,试点工作已经进入深化拓展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明确要求、推广经验、巩固成果,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理与事理相贯通,把基层的创新探索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工作规律,有效指导和推进试点工作走深走实,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工作部署,顺应各试点地方的需求,中央文明办一局组织编写《指导手册》。《指导手册》既是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认识的深化,也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创新创造的集体结晶。希望《指导手册》的出版,能够为各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问: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是什么,在《指导手册》中如何体现? 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城乡基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政治任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要把准“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也就是工作的总要求。一个目标,即“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定位,即高举思想旗帜,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落实政治责任,把中心建设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围绕立德树人,把中心建设成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完善运行机制,把中心建设成为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五项工作,即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三个到位,即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这“1453”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遵循,须臾不可偏离。整个《指导手册》是紧紧围绕“1453”的总要求来展开的。 问:《指导手册》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导手册》共分八章二十四节,第一章主要阐述文明实践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时代之需,围绕为什么、怎么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做什么来展开。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围绕“大众平台”“坚强阵地”“精神家园”“广阔舞台”这四个定位,就充分发挥县级党委统揽作用,以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方式,聚焦群众需求、广泛发动力量、完善工作网络,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行详细阐述。第六章优化配置和第七章融合创新,主要围绕统筹整合资源和“两个中心”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这两个重点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在难点和创新点上有所突破。第八章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级的职责任务,着力推动文明实践常态长效发展。 问:《指导手册》如何体现各地的创新做法? 答:《指导手册》在每一章节后面编入与本章节内容相对应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案例。比如: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探索实施“十必联”群众工作法,通过“1+10”包挂、“1+1”结对等形式,在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和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情况上门联系,让群众成为志愿服务主体力量。广东省博罗县先行先试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聚焦孵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为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的建设、募集和使用,成为文明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过程。再比如,江苏省海安市“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浙江省海宁市“李家播报”和慈溪市“幸福巴士”、山东省平度市“庄户学院”、贵州省龙里县群众工作“四化四融入”、陕西省志丹县“文明大篷车”等,这些做法实在有效、值得学习借鉴。各地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评估边总结,发挥特色、大胆创新、注重效果,推动试点工作由破题向解题迈进,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成党的群众工作、党的宣传工作的示范。 问:编写《指导手册》遵循了什么原则? 答:我们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梳理总结提升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指导手册》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三个导向:一是突出实践导向。立足于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和案例相印证,力求全面、系统、直观地呈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目标任务、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资源阵地、组织领导等,努力实现理论引领性、实践指导性和方法示范性相统一。二是突出问题导向。立足于解决文明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重点解读、深入剖析、靶向施策,力求既能回应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又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三是突出效果导向。立足将试点工作中探索的好做法好成效展示出来,将各地成熟经验做法有机嵌入,既阐述目标任务,又指明实践路径,力求简明实用、深入浅出。 问:《指导手册》出版发行后应发挥的作用、达到的效果? 答:希望各地认真学习《指导手册》,切实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持续提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动员、整合、引导、服务、创新和保障能力。提升动员能力,既落实县级党委主体责任,又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强大力量,形成“一呼百应”“应者云集”良好态势。提升整合能力,贯彻“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的要求,使现有各级各类资源焕发活力、配置优化、统筹使用、协同运行,充分发挥文明实践资源阵地的最大效能。提升引导能力,重点强化思想引领、突出价值引领、做好文化引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服务能力,着力在建好质优量足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务实有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健全平战结合的志愿服务机制上下功夫,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要求落到实处。提升创新能力,着力在思路理念、破解难题、载体手段等方面实现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百花园”。提升保障能力,重点在建好用好管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上持续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久深入。同时,希望各地充分运用好《指导手册》,紧密结合实际和群众需求,积极吸收借鉴有效做法,大胆实践、有效创新,推动形成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路径,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发展,在扎根基层中服务基层、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让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实起来、强起来,激发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
本文来源:中国文明网 |
上一篇:
景谷县青年马克思主义妇女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开班 下一篇: 普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六次集中学习时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奋力谱写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