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普洱现代林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景谷依托得天独厚森林资源和林草产业品牌优势,坚定不移推进林业综合改革,奋力书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绿色生态景谷美好家园的壮美篇章,努力将景谷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惠民服务再升级,林农办证更便捷。针对“办证难、办证繁、办证慢”等问题,景谷积极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优化林木采伐审批流程,给办事流程来了个大瘦身,大力推进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2024年,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5049份,办证面积24.84万亩,蓄积139.72万立方米。 

联农带农新机制,林农增收有保障。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等合作模式,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并采用多种经营模式,为林农提供丰富的劳务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共提供劳务就业岗位16000余名,林农实现就业收入6000余万元,真正使林子里的“绿叶子”变成了“金票子”,实现了林农收入的稳步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产业发展聚焦点,林草效益大提升。积极推动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发展茯苓、竹笋、魔芋、滇黄精、重楼、坚果等特色产业,以及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林旅融合等产业,2024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22.1亿元,同比增长20%。同时,依托永平镇农特产品交易市场专债项目,建设茯苓交易中心,与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了林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金融赋能新路径,林下富农双增收。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推出多项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林草金融产品。为造林植树、林下种养殖及林产品加工等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推动了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24年,累计支持发展林下种植5359户,金额8.09亿元,支持发展林下养殖1746户,金额1.8亿元。 
资源管控高标准,生态维护有保障。以林长制为抓手,建立健全多项工作机制,加强林业草原有害生物的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连续40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同时,积极化解林权纠纷问题,通过走访调研、梳理问题清单和制定解决方案等措施,成功调解了多起林权纠纷和涉林信访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已成功调解林权纠纷30起,涉林信访件6起,指导乡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成功调解涉林矛盾纠纷85起。 打造特色新样板,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快“景谷松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景谷茯苓、景谷甜笋”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申报,加快景谷森林生态“特产”和高端有机“品牌”推介力度,擦亮景谷特色林产业“金”字招牌。经过努力,景谷茯苓、景谷甜笋已成功入选2024年第二批、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备受瞩目的农产品之一。景谷林草产业园区荣获云南省特色林草产业园区称号。 景谷将继续深化林业综合改革,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林地使用效率,加快推进景谷现代林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探索绿色经济新路径,力求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拓展及品牌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和“坚实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