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党风廉政建设专题
 
【清廉景谷】景谷: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巡察”深度融合

来源:县委巡察办 王钰涵 时间:2024-10-23 阅读:

近年来,景谷县委巡察机构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巡察,把支部建立在巡察工作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打造巡察利剑“红色引擎”,促进“党建+巡察”深度融合,保障巡察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图片

坚持政治引领,凝聚巡察监督合力

“我们廿六个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全体党员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重温誓词,郑重许下团结奋斗、同心同德跟党走的誓言。

这是县委各巡察组临时党支部与县纪委监委党总支部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 续写誓词碑故事”主题党日活动的一个场景,临时党支部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激励干部赓续先辈精神,更好地领悟总书记回信精神。

近年来,景谷巡察坚持“围绕巡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巡察”的工作思路,以临时党支部为抓手,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巡察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推进。通过开展活动促进来自不同单位的同志在短时间内实现融合,确保巡察组思想统一、方向一致、行动有力,提高抽调干部的政治觉悟、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促进党建工作与巡察业务深度融合。

图片

夯实组织建设,强化巡察队伍管理

“巡察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每轮巡察启动时,县委巡察机构及时组建以各巡察组为单位的临时党支部,将所有组员纳入支部管理,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与巡察工作有机结合。

图片

县委巡察办制定印发了《县委巡察组临时党支部工作细则》,由巡察组组长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实行“一岗双责”,确保党建工作与巡察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巡察工作研讨、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努力将巡察利剑磨的更光更亮。

图片

临时党支部严格加强巡察干部教育管理,通过签订《巡察干部承诺书》、落实请示报告制度、谈心交流等方式,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同时,坚持以工作实绩为导向,发挥先进激励作用,临时党支部以每名干部发现问题、严守纪律、服从安排等为标准,客观公正地对巡察干部表现进行鉴定,肯定工作成绩,指出存在不足,激发巡察干部工作活力。今年以来,共出具巡察干部个人鉴定40余份,在全县巡察工作会议上通报表彰5名抽调巡察干部。

图片

加强交流学习,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临时党支部不仅促进了巡察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充分发挥了组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功能,巡察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谈体会、讲困难、说方法,使巡察干部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业务上不断提升,为巡察工作取得更扎实的成效提供坚强保障。”县委巡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表示。

图片

图片

随着巡察工作不断深化发展,对巡察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县委巡察机构充分依托临时党支部,把提升巡察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政治理论、党纪党规和巡察业务知识学习,着力将临时党支部打造成干部教育的“微阵地”和提升业务的“助推器”。今年以来,组建临时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15次、交流研讨5次。

图片

图片

各临时党支部综合考虑巡察组人员专业、履历、特长,采取外出学习的模式,到宁洱县委巡察办交流巡察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及巡察工作流程、谈话技巧、信访及问题线索处置、报告撰写等内容;采取“以专带兼、以老带新、专兼结合”和“老带新、熟带生、强带弱”的模式,强化巡前培训,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全方位、全过程帮助巡察干部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今年以来,完成十四届县委第七轮巡察,反馈问题995个,移交问题线索31件33人,立案9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启动十四届县委第八轮巡察,对10家县级部门(其中2家开展巡察“回头看”)和20个村(社区)开展巡察,目前正在巡察进驻阶段。

本文来源:县委巡察办 王钰涵 
 
 上一篇: 【清廉景谷】景谷政法系统:以纪法教育为纽带 切实筑牢廉政建设底座
 下一篇: 【清廉景谷】县人民医院:纪律教育敲响警钟,筑牢清廉防线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