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乡村振兴】景谷:党建领航,橡胶林“逆袭”绘就振兴图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杨永见 通讯员:李秋莲 时间:2025-04-18 阅读:

图片

在景谷广袤的土地上,橡胶林犹如绿色的海洋,承载着万千胶农的希望与梦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这片土地便开启了与橡胶的不解之缘。如今,15.19万亩的橡胶林,如同一座座“绿色银行”,覆盖9个乡镇近5000户农户,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来,天然橡胶产业遭遇寒冬,价格低迷、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难题,如同层层迷雾,阻碍着产业前行的步伐。面对困境,景谷以党建为引领,精准施策,一场产业突围战在这片绿色林海中悄然打响。

图片

图片

老胶农的“绿色银行”:从困境到希望

阳春三月,威远江畔微风轻拂,橡胶树宛如待发的战士,褪去旧装,孕育新的生机。在益智乡,这片8.17万亩的橡胶林,见证了无数胶农的辛勤耕耘与生活变迁,陶文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89年,陶文辉响应“绿色银行”的号召,成为石寨村首批种胶户。回忆往昔,他感慨地说:“没种胶之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打零工一天才挣二十块钱,孩子上学的钱都得四处拼凑。”1996年,陶文辉家种下的近7年的胶树迎来收获季,也开启了老陶家的幸福之门。楼房拔地而起,车子开进家门,孩子上学费用不再愁,橡胶产业成为他家生活的转折点。

然而,岁月流转,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种植年限增长,胶水产量递减,加之割胶劳动强度大,不少胶农心生退意,橡胶产业陷入低谷。

图片

图片

图片

科技赋能:为橡胶产业注入“强心针”

为了让橡胶产业重焕生机,益智乡党委、政府以“科技赋能+”为突破口,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乡党委、政府通过与专业机构携手,对橡胶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发现土壤退化是产量下降的“元凶”。

图片

图片

2024年春天,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送到陶文辉手中,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等数据,他恍然大悟:“原来土地也会累啊。”按照配方定制的肥料撒入胶林,仿佛给胶树注入了活力,久违的乳白汁液从树皮渗出,让老陶欣喜不已:“这肥料效果真好,不仅橡胶产量增加,疤口恢复也快。以前一年割胶收入三四万,去年用了专用肥,同样的胶林收入涨到五六万,一棵橡胶树一年增收约10元。”

2024年,益智乡全乡橡胶产量达到11500吨,比2023年增加5150吨,科技赋能让橡胶产业“起死回生”,也重燃了胶农的信心。

图片

图片

创新机制: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创新机制,是激发橡胶产业活力的另一把“金钥匙”。2024年,益智乡还举办了“创赢普洱”景谷橡胶割胶职业技能竞赛,“割胶能手”的评选,不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更提升了胶农的割胶技术,促进了增产增收。陶文辉也积极参赛,不仅提升了技艺,还结识了众多同行,大家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针对橡胶林闲置和运输不便的问题,益智乡积极探索盘活之道,成立橡胶劳务合作社,找到劳务牵头人,解决了胶林无人管理的难题。2024年开春,老陶的胶林格外热闹。水泥路蜿蜒至胶林深处,运输车能直接开到地头。随着66.6公里的胶园产业路的建成,为橡胶运输和农事生产带来极大便利。

图片

“以前胶林路不好走,施肥运输都困难,一个人一天就只能施一包化肥,现在两口子一天能施十多包化肥,胶水也能轻松拉回来,以前一下雨路一滑,摔跤胶水就倒在身上头上,搞得非常狼狈。”说起胶园基础设施的改善,陶文辉兴奋不已。

此外,益智乡还着力引入新质加工企业,延伸橡胶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加工厂建设正火热展开。同时,依托林下空间,探索套种魔芋等经济作物,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图片

图片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像益智乡这样的探索并非个例,面对全县橡胶产业种管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老龄化”,采割率仅48.05%的困境,景谷出台《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锚定“稳面积、提产能、延链条”目标,全力破局。

在技术提升方面,景谷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引入良种良法,计划3年内培训胶农超5000人次,并在民乐、益智、碧安等乡镇建设3个百亩级示范胶园,推动“低频高效采胶”技术落地,实现传统割胶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针对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未来三年,将规划硬化胶园道路250公里,改扩建收购点9个,整合资金推进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建设,打造新一代生态胶园。

图片

在延长产业链方面,推动现有2家规上加工厂技术升级,新建1座精深加工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广“橡胶+”林下经济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集中管理万亩胶园,组建专业化割胶队,破解劳动力短缺难题。

图片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胶林的雾霭,一盏盏割胶灯如繁星闪烁,照亮了产业振兴之路。在党建引领下,老胶农的坚守与智慧,科技的力量与创新的机制,正汇聚成推动景谷橡胶产业涅槃重生的强大动力。三年为期,这片橡胶林必将孕育出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好未来,书写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杨永见 通讯员:李秋莲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党建赋能】县政府办:“菜单式”教学让理论学习有“新”又有“味”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