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基层人物】李大昌:匠心传承白茶技艺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杨永见 通讯员:民乐镇 罗艳萍 罗石 时间:2025-04-17 阅读:

图片

景谷是白龙须贡茶的诞生地,是中国大叶白茶县,素有“无量宝地·千景之谷”的美誉。在景谷,大叶白茶种植广泛,制作技艺精湛、历史久远,普洱市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大昌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传承,将白龙须贡茶种植和制作技艺在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图片

李大昌,男,1957年出生,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普洱市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图片

茶香四溢的土地上,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李大昌从事个体经营,在当地收购、加工、销售农副产品。

“我84年应征退伍回家,从事个体经营了8年,从事过农副产品的收购,羊肝菌的收购放运,所以也取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此小有名气。”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大昌说。

图片

1993年,景谷在民乐成立大白茶公司,开发景谷秧塔大白茶无性系繁育种植推广示范基地。李大昌的外祖父是白龙须贡茶手工技艺的行家,他自幼耳濡目染,凭借精湛技艺成功应聘入职。

“为地方做一番事业是我最大的梦想,就义不容辞决定到公司来担当主要负责人。”李大昌说。

自此,李大昌全身心投入大白茶的繁育推广事业,致力于将景谷秧塔大白茶的繁殖技术推广开来,传承白龙须贡茶的手工技艺。

图片

“景谷秧塔大白茶这个品种很稀缺,是属于勐库双江大叶种茶的比较优良的品种,它自身的茶籽不能做有性繁殖,所以它就很稀少,后来我们发现要推广只能采取无性繁殖,从古树上取枝条来进行无性栽种。我们引导镇上搞苗圃地,开发了3000多亩的母本园。在我们的带动下,给老百姓提供技术,提供种苗,通过他们自发的开发创建,到目前,民乐镇已经实现了9.8万亩的大白茶的种植基地。”李大昌介绍。

图片

图片

公司生产的白龙须贡茶,在2003年云南省“云茶杯”比赛中荣获金奖;“秧塔”牌系列产品,被云南省消费者协会授予“云南省消费者喜爱产品”称号。2022 年,李大昌被认定为普洱市景谷秧塔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图片

“普洱市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大昌对白茶的技艺传承非常痴迷,超越了商业的价值,体现了一种文化守护者的担当。他让景谷大白茶从深山走向了景谷,走向了世界,同时确保这一缕茶香始终保留着最纯正的‘乡土味’。他的故事证明了传承技艺不仅仅是传承,更是责任与坚守。更需要像他这样的‘现代茶痴’——以科学态度研究,以赤子之心传承,以产业思维发展,实实在在做到为致富一方茶农而努力。”景谷秧塔大白有限责任公司主理人王惠琴介绍。

图片

李大昌始终铭记自己退伍军人和党员的身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他定期为周边茶农提供茶叶种植和制作技艺指导,并收购茶农的鲜叶。为帮助脱贫户增收,他以单芽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2元、毛茶高于0.5元的价格收购鲜叶,使脱贫户年均增收10%至20%。

“李大昌以‘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为初心,不仅让我们把茶卖给他,我仅茶卖一年收入就达五六万元。另外,我还在他的厂里打工,一年收入七八万元,在他这里我一年总收入达十多万元。景谷大白茶已经成为我们茶农增收致富的产业。”茶农李剑说。

图片

2024年12月,农夫山泉和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由农夫山泉承建厂房、技术培训和制作茶饮料,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收购鲜叶加工给农夫山泉。这个协议的签订,为景谷茶农们带来了新的商机。

“通过农夫山泉进入以后,我们下一步要努力把大白茶基地建成有机食品,把民乐的白茶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好的茶叶产品,带动联农带农,走出一条老百姓增收致富之路。”李大昌说。

图片

清乾隆年间,景谷的先人便以单芽白茶编成“茶束”进献宫廷,其形若龙须、清雅甘醇的品质深受皇家青睐。这一传统工艺历经三百年传承,至今仍遵循古法传统:春采单芽、自然萎凋、日晒提香,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茶人的匠心。如今,景谷已拥有28万亩茶园、20万亩大白茶基地、1314株百年古树白茶,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从“贡茶红丝线”到“数字孪生链”,景谷茶人用匠心续写着“一片叶子”的时空传奇。景谷不仅守护非遗技艺,更将科学种植与传统工艺结合,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从《滇青毛茶标准》的制定,到“云南八大名茶”的殊荣,景谷始终是引领白茶品质标杆。

“未来,我们将以景谷大白茶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让这片承载着历史与匠心的绿叶香飘世界!景谷大白茶,甜到心里的茶!”县茶特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

作为曾经保家卫国的热血战士、创业浪潮中带动致富的先锋以及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的中流砥柱,李大昌始终牢记军人使命,永葆党员本色,凭借军人的果敢和对家乡的热爱,续写着新时代白龙须贡茶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杨永见 通讯员:民乐镇 罗艳萍 罗石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依法治县】景谷:多方助力齐“联”动,巧破失信人“失踪”局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