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新民村,连片种植的小金豆基地绿意盎然,饱满的豆荚缀满藤蔓。新民村立足“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将小金豆种植面积扩展至210亩。通过“错峰播种+粮豆轮作”的模式,农户们把土地利用率提升到新高度,亩均产值突破万元大关。 

“别小看这四季常青的藤蔓,它可是我们的‘四季银行’。”正在田间采收的种植大户陶绍勇算起经济账:采用“8-10月+12-2月”双季播种模式,配合短平快的60天生长期,实现年收四茬的产业奇迹,且每茬亩产稳定在1.5吨。 
新民村采用“党支部+公司 + 农户”的订单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承诺保底收购价,消除农户对销售和价格波动的顾虑,让农户安心种植。在此模式下,每户农户平均每年增收2万余元,生活越过越红火。脱贫户万美凤的账本记录着变迁:去年5亩小金豆净收入4.8万元,加上轮作的冬季玉米,年收入首破6万元。在她家新盖的二层小楼里,双开门冰箱、扫地机器人见证着“豆经济”带来的幸福蜕变。 


这颗在新民村农田里跳跃的“金豆子”,正以“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之势,书写着边疆村寨的共富新篇。正如村民们传唱的民谣:“藤蔓爬满架,金豆富万家,乡村振兴路,越走越阔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