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特色产业】景谷永平:春来好“丰”景,增收现“薯”光
来源:永平镇 邱海艳 时间:2025-03-27 阅读: |
春意盎然,机械轰鸣。眼下,景谷县永平镇永和村的马铃薯试验种植基地迎来丰收。田间地头,一台台现代化采收机在田垄间穿梭,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堆成一座座“金色小山”,经过农户们的分拣、装箱、搬运,满载马铃薯的货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全国市场。 “今年收成不错,每亩产量可达3000多斤,统货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2—3元左右,现在每天能装一挂车。”景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勋彬介绍,该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00亩,通过“机械采收+人工分拣”的方式,不仅提升采收效率,还有效节约成本。 近年来,永平镇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推进高原特色产品的种植发展,按照“片带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思路,打造多个马铃薯种植基地,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优质脱毒种薯、节水滴灌、机械化播种采收等技术,带领群众朝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方向稳步迈进,推动马铃薯产业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转变。同时,还推行“统种统销、统一服务”的订单种薯模式,由公司为种植户提供农资与全程技术指导,并签订收购协议。相较于传统马铃薯种植模式,有公司带领农民发展种植,不仅降低风险,还能保证销路,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目标。 马铃薯的优质与否,种子是关键。为保证永平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永平镇农业部门联合企业以及省农科院专家对多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进行反复试验,最终筛选出“丽薯6号”等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传统品种亩产约2000斤,而新品种配合机械化精量播种,亩产可达3000多斤,且商品率也大大提升。”永平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宗涵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4年引进的“丽薯6号”在永平镇试种成功,今年村民们继续选择种植“丽薯6号”,马铃薯产业也成为广大村民增收致富的可靠产业。 “今年种的新品种抗病强、个头大,收购价也比往年高!我家种了60多亩,按订单价每斤1.5元算,收入预计能有20多万元!”永平镇芒腊村种植大户赵百积笑着说道。 此外,马铃薯的丰收也带动了一批人的就业增收。在采收期,基地每天用工量在20人左右,工人平均每天可以获得100多元的收入,为周边村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拓宽了致富路。 据悉,2025年,永平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600余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800余吨,实现产值500万余元,目前已完成部分种植。 下一步,永平镇将紧紧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良种繁育,建设标准化基地,加快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推广,以示范推广带动产业发展,同步深挖马铃薯种植发展潜力,探索马铃薯全产业链,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让“小土豆”变身富民强镇的“大产业”。 |
本文来源:永平镇 邱海艳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景谷碧安:种植鲜食玉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