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景谷时政 >> 乡镇动态
 
【特色产业】景谷民乐:以茶为证 沪滇项目促振兴

来源:民乐镇 罗艳萍 李如萍 吕忠艺 时间:2024-12-20 阅读:

图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景谷县民乐镇先后得到沪滇项目的帮扶,共投入沪滇项目资金2100余万元,实施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项目。其中,一个个直接事关当地茶农、茶企生存和发展的项目落地,给民乐镇的白茶产业、茶旅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图片

图片

助产业促茶旅融合发展

民乐镇,一个因白茶而生的地方,是“景谷大白茶”原产地,也是核心产区,“景谷大白茶始祖”就生长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民乐镇大村村秧塔村民小组。2023年全镇白茶产业实现产值3.59亿元,是民乐镇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民乐镇围绕白茶产业发展,以秧塔贡茶园为核心,通过沪滇帮扶项目实施了秧塔茶旅融合系列项目,通过贡茶区园等基础设施提升,增加茶园的旅游性、观赏性,切实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我们秧塔村有上百年的种茶历史,2021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了我们秧塔茶旅项目,成功举办了两次白茶开采节,我们的白茶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来我们秧塔的旅客和茶商越来越多。”民乐镇大村村秧塔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如超介绍,随着沪滇帮扶项目建成和政府宣传推介力度的不断加大,秧塔的白茶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产值也逐年增加,引领景谷大白茶向好向上发展,带动民乐镇群众持续增收。

图片

图片

建市场促致富新路径

民乐镇现有9.34万亩茶园6000余户茶农,在茶叶丰产期,“茶叶交易日”交易可达300余万元。尽管白茶产业越做越大,但茶商、茶农之间相互交流少、各自为战,质量把控、市场销售等环节一直是制约白茶产业做优做强的瓶颈。2022年,得益于沪滇帮扶资金支持投入750万元建成民乐镇大白茶交易市场,交易市场的落地建成,改变了民乐镇过去茶叶零散交易的落后局面,为茶商茶农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从“沿街销售”到“统一交易”,民乐镇白茶产业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大白茶交易市场建成后给我们茶商、茶农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交易平台,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购买高品质的茶叶,还促进了茶文化的交流、茶科技的传播,相信在我们茶商、茶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今后茶产业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入驻大白茶交易市场茶商刀贵芳说。

图片

图片

搭平台促发展无限可能

“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民乐镇白茶产业产量高,品质好,但市场营销能力较弱,市场推广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销售渠道单一,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针对这一难题,在沪滇协作的助推下,民乐镇的白茶随着景谷展团茶香跨越山海,香飘上海,入沪参加上海茶博会开展产品推介会,极大增强了白茶产业品牌吸引力。

“作为茶企发展茶产业,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产品的销路问题,只有好的销路,我们的茶产业才会越走越好。近期,我们茶厂作为景谷县入沪参加推介会的8家企业之一,通过推介展销,既有收入又有收获,拓宽了今后销路,增强了我们把白茶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民乐镇云春茶厂厂长竹志坤说。

山海情深,心手相连;沪滇共赢,以茶为证,乘着景谷大白茶入沪“东风”,民乐镇将开启白茶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谱写沪滇情谊、东西协作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文来源:民乐镇 罗艳萍 李如萍 吕忠艺 
 
 上一篇: 【农文旅融合】景谷碧安:传承美食文化,撬动“美食经济”
 下一篇: 【民生关注】景谷民乐:聚焦“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