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景谷县威远镇各村田间地头的冬季“粮经”作物长势喜人,让群众有主导产业收入后又有冬季农业开发收入的盼头,这是威远镇采取农作物“轮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秋冬农业产业的一大举措,通过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让“冬闲田”变“增收田”,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走进威远镇南景村,成片绿油油的无筋豆、辣椒、花生、水稻等粮食作物映入眼帘,村党总支部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充分利用烤烟、水稻采收后充足的水、肥条件和便利的基础设施,盘活土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实现群众双重增收。 
“今年,全村通过烟后、稻后轮作种植了辣椒620亩、豆子280亩、其他蔬菜600余亩,年产值约900余万元。”南景村党总支部书记谢福英介绍,“近年来,南景村以党组织为引领,充分发动群众,与一些公司配合,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周开平是南景村芒赛组小组长、党支部书记,也是产业发展带头人,他带头试种稻后辣椒,并积极发动寨子里其他农户一起发展冬早蔬菜产业。 


“辣椒市场价在5—8元一公斤,随着我们种植经验成熟,可达亩产3吨左右,一亩能有将近1.5万元收入,现在我们寨子种植辣椒200亩,今年还引进贝贝瓜种植150亩,都不愁卖,老板自己到寨子里拉。”周开平高兴地说。在他的带动下,芒赛组种植辣椒农户从5户增加到现在的51户,村民的态度也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到现在的积极跟随。由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他还找了附近的村民帮忙,一年种植两茬经济作物,既实现了增收又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便就业。 
近年来,威远镇持续按照全县秋冬农业开发思路,积极引导辖区农民根据不同区域气候、水肥特点和市场需求,及早谋划、科学指导、强化保障,做到“宜粮则粮、宜蔬则蔬、宜果则果”。据统计,全镇2024年冬季农业开发完成甜脆玉米、无筋豆、辣椒、番茄等冬早蔬菜种植1.27余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47万吨,可实现冬季农业产业收入44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