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乡村振兴】景谷正兴:“一村一品”初具规模,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
来源:正兴镇 徐燕 时间:2024-11-09 阅读: |
针对各村产业同质化程度高,规模小、分布散,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作,没有形成规模发展合力,正兴镇以问题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依托“农产品主产区”,在聚集选品打造上用好五个抓手,抓实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田园观光、康养旅游等新型业态,全镇11个村“一村一品”已初具规模。 抓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是发展的基石,通过深入研究市场趋势和政策导向,正兴紧紧围绕绿色发展这一理念,实施“生态保护立镇、特色农业富镇、绿色工业强镇、文化旅游兴镇”发展战略,根据“12345”的发展思路(一江两园三路四区五同步),即巩固好小黑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带,依托勐乃村田园综合体、工业园两园区,利用旅游线路、景谷至宁洱高速公路、国道215线三条路,串联镇中(芒谷社区、景南村)、镇南(勐烈、铁厂村)、镇北(通达、勐乃、翁安、黄草坝村)、镇西(波云、新寨、水平、正兴村)四个区域,带动“传统农业、新兴农业、体验农业、观光产业、文化旅游业”五产业同步发展,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 抓示范引领 树示范带引领,选取各村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打造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展示产业发展的成果和优势,以此带动全产业链条的升级和壮大。目前,镇内有茶叶种植面积21832亩,其中古树茶面积达4800亩,已实现有机认证3536亩,覆盖水平、黄草坝、通达、铁厂等村;铁厂村已建成普洱市目前最大的西伯利亚鲟鱼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超过32亩,160亩牛蛙养殖基地已建成投产,特色水产养殖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抓资源整合 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高校提供技术创新支撑。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水平村进行定点帮扶,培育和壮大村集体所有景谷嘉壹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动水平村茶全产业链增值空间越来越宽,‘水平有茶,茶有水平’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带动当地百姓有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 抓项目扶持 加大对具体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包括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优惠、技术指导等,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升产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年内,为提高茶企人员和茶农队伍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正兴镇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农素质,有效提高茶农对茶园的管理以及茶企经营管理水平,为加强打造景谷山·普洱茶和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依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普洱综合试验站(景谷)组织镇内黄草、水平、通达、铁厂等8个村的村委会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领导、茶叶种植大户及茶企、茶农代表共168人到民乐镇大村村开展一期景谷茶叶实用技术及有机茶园管理技术培训。 抓成效比拼 借助节庆契机开展别具一格的“比拼”赛事,2023、2024连续两年在正兴勐乃泼水节活动中,策划了一场以“我为自己代言”农特产品推介比赛。重在对外推广正兴镇农特产品,立足境内特色产业,旨在突破原始销售模式,自制创意服饰展售农特产品,用新颖的方式,让正兴镇的农特产品通过节日活动平台,走出村寨、走上舞台、走向更多大众视野,对外展示乡村产业发展新迹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正兴镇将抓精品、树品牌,延伸产业链,发展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设施化、品牌化进程,为发展“一镇一品”打牢产业根基。 |
本文来源:正兴镇 徐燕 |
上一篇:
正兴镇:用活“村庄规划”成果 绘好乡村振兴发展画卷 下一篇: 【校园风采】进一片茶园 撷一叶秋韵——威远镇龙塘小学开展秋季采茶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