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凉鸡来五斤!”“蛋卷来三斤!”“神腿来两只!”每个周六的清晨,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小农贸市场内的“勐主厨娘”摊位前,总是一片熙熙攘攘。 

“勐主厨娘”,是制作景谷县碧安乡传统美食的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共6人,于2023年由群众自发组织成立,旨在传承和推广最地道的碧安美食,向居住在县城的食客们“送”上家乡的味道。碧安美食多以蒸、煮、炖为主,独特的烹饪技巧搭配地方新鲜的食材,制作出的菜品不但“颜值高”,而且营养又美味,再搭配上这些“接地气”的菜名:“酒醉果”、“神腿”、“蛋卷”......既形象生动又让人“食欲满满”。 

据介绍,碧安也称“勐主”,居住着回族、布朗族等14个少数民族,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景(景谷)澜(澜沧)六(六顺)地区的革命根据地。所以,民族文化、马帮文化和红色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多元文化的包容孕育出了碧安独特的美食文化——具有百年制作工艺的“碧安凉鸡”、被评选为“普洱十大名菜”的“景谷腊鸭”、独具特色的回族“草果鸡”……一道道美食呈现出碧安多彩的美食文化。 

目前,勐主厨娘团队已形成固定的销售模式,每周与景谷县城居民形成了一种“美食”约定,于每周五准备好食材,周六凌晨从碧安乡赶往景谷县城进行销售,周营业额达8000余元。同时,勐主厨娘制作美食的食材全部都是与当地农户购买的,每次购买大概为6000元,可带动群众每年增收30余万元。 





自2019年以来,碧安乡党委政府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紧扣“唱响碧安乡饮食文化,展现老勐主传统美食”的宗旨,着力打造舌尖上的美食文化,先后举办了三届老勐主传统美食节,通过以节造势、以势引人的方式,不断推动碧安美食的创新和发展。据统计,通过举办节庆,已带动群众增收900余万元。“2023年美食节,我们团队在三天内的美食销售额大约为4万元左右。”勐主厨娘团队成员李艳萍高兴地说。 
为推动美食产业品牌化、标准化体系建设,碧安乡党委政府积极申请东西部协作沪滇捐赠资金50万元,用于建设碧安乡腊制品加工厂示范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竣工,项目建成后,将按照“企业(能人)+党组织+农户”的模式,推动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腊制品加工产业链,能有效带动传统特色腊制品加工生产,助力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